中農農旅(北京)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農旅)成立于2005年10月,總部設于北京。憑借二十年的深耕細作,公司已在全國范圍內成功打造了超過30個具有標桿意義的農業品牌規劃與設計項目,服務范圍涵蓋四川、福建、北京等10余個省市,累計為地方政府及企業創造品牌價值逾50億元。
隨著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與不斷深化,中農農旅以“品牌+產業+文化”三位一體的創新模式,成功推動多個區域公用品牌躋身國家級乃至國際舞臺,卓越的成就獲得了各級政府的高度認可,更使公司在2023年被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CAPIAC)正式吸納為會員單位,成為該會唯一一家以農業品牌規劃與設計為核心業務的企業代表。

中農農旅構建了涵蓋品牌規劃、設計、傳播、營銷、落地的全流程服務體系,成為農文旅品牌建設領域的行業方法論標桿。
在樂山市地理標志“峨眉山茶”區域公用品牌打造項目中,中農農旅團隊巧妙地將雙遺文化融入品牌基因,LOGO設計中的禪意表達與“茶全禪性,禪全茶德”的茶品品質承諾相得益彰,品牌設計榮獲美國國際權威獎項——MUSE設計獎銀獎,使峨眉山茶成功躋身全球高端綠茶市場,品牌溢價提升超30%。公司還通過“國家地理標志峨眉山茶品牌吉祥物IP設計”“全市茶企培訓”等創新舉措,使品牌輻射范圍從原有的幾家茶企擴展至38家,帶動當地茶產業年產值增長,直接惠及茶農超2萬戶。

知識產權與標準化體系建設是公司構建行業壁壘的關鍵支撐。截至目前,中農農旅已累計申請國家專利13項,軟件著作權7項,涵蓋包裝設計、品牌標識、數字化管理系統等多個領域。例如,峨眉山茶的吉祥物“樂娃兒”,以獼猴為設計元素,構建起具有全球辨識度的視覺符號。在峨眉山茶Logo設計里,“指紋造型”創意取自鳥瞰的現代茶園,寓意“高山云霧出好茶”,體現了對高端品質的承諾。自峨眉山茶雙遺茶及其相關衍生品上市后,年銷售額取得了斐然成績。
“筠連苦丁茶”通過水墨暈染的筆觸與漸變色調,呼應茶區“云霧滋養、峭壁生茶”的生態奇觀,直觀傳遞“中國苦丁茶之鄉”的地域稀缺性;以“湯清葉綠、微苦回甘”的視覺符號精準傳遞茶湯清透、口感回甘的品質體驗,“筠連苦丁茶”系列產品2023年銷售額突破2500萬元,其中海外市場貢獻占比達45%,較設計前增長180%;包裝設計的創新使產品毛利率提升12%,年節約生產成本約150萬元;包裝盒(紅茶綠茶二合一)通過雙腔獨立設計實現紅茶與綠茶兼容,降低物流與包裝成本10%,同時吸引多場景消費群體,復購率提高25%, 這種創新的"雙茶種集成式環保包裝",成為亞太地區首個入選國際茶葉委員會綠色采購名錄的包裝解決方案。包裝盒(小葉苦丁茶)以地域文化元素與簡約風格結合,通過“煙盒式茶包裝”等專利設計,成功將傳統茶文化與現代消費場景深度融合,契合商務禮品市場需求,迅速成為年輕群體中的現象級文創產品,助力產品在西南地區市占率從12%提升至21%,年銷量突破5萬盒,同時也帶動同類產品售價提升15%-20%,年銷售額增長超200萬元,這種“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的閉環模式,不僅鞏固了公司在產業鏈上游的話語權,更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提質升級。
中農農旅在文化IP與產業融合創新領域也展現了其跨界整合的獨特優勢。公司參與國家級文化項目CCTV《快樂驛站》和《等著我》的欄目品牌規劃、品牌形象廣告創意與制作;。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中農農旅的”鮮季有機農場”品牌項目,依托“新鮮蔬菜包裝盒”專利技術,秉承“從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全自產”的“鮮季品牌模式”、“清潔生產·輕松生活”的環保理念,打造了從四川有機基地直達北京高端社區的智能零售網絡,年增速高達70%,已成為北京、上海一線城市高端生鮮市場的標桿品牌。
如今,公司正以每年新增10-15個標桿項目的速度,持續擴大其行業影響力——從川南茶鄉到閩西紅土地,從央視熒屏到倫敦設計周,中農農旅的足跡已深刻印證:在中國鄉村振興的壯闊畫卷中,品牌規劃與設計不僅是發展路徑,更是時代賦予的使命擔當。中農農旅集團是設計者,更是踐行者。它以品牌化思維激活鄉土資源,以國際化表達傳遞文化價值,在綠水青山間書寫著“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時代答卷。